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列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统古乐!奏响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新声音”

  • 宾川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9日
  • 来源:今日宾川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随着一位身穿白族传统服饰的阿奶几声吆喝,幽幽的笛声好似从山谷里飘来,紧接着铜铃声和木鱼声四起,二胡的呜咽和锣鼓声的叮咚涌来……一场洞经音乐文化交流盛宴在宾川县大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拉开序幕。

洞经音乐被称为“音乐活化石”,前身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系由宫廷音乐转化而来,有着儒家音乐的典雅,江南丝竹的婉约,北方鼓吹乐的气势,是我国民族民间的古典音乐。据史料记载,洞经音乐于明朝永乐七年传入大理,后由大理传至云南各地。作为云南洞经音乐的发散地,大理洞经音乐兼收并蓄,既能展现宫廷音乐的典雅,也兼具了白族音乐的抒情和幽婉,能满足多种情绪、多种审美的魅力,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深受白族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大营镇洞经音乐会现场,二胡、三弦、笛子、木鱼等古老的乐器在演奏者的拨弄下,发出了动人的声响。演奏者灵动的手指弹奏了一曲又一曲,曲调悠扬婉转,演唱者声音洪亮,丰富的肢体动作,清脆有力的唱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叹为观止,陶醉其中,置身于音乐的海洋里。

  

地处宾川县西部的大营镇,居住着汉、白、苗、彝、回等2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46.36%,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作为大理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建成非遗文化传习所4个,申报非遗项目17个,培养代表性传承人52名,加强白族刺绣、剪纸、泥塑、傈僳族火草布、洞经音乐等非遗资源传承与保护,探索了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径,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获得新发展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最强音。

据大营镇邑尾村党支部书记、洞经音乐协会会长张现荣介绍,成立了洞经音乐协会后,就组建了一支由30余名洞经音乐爱好者组成的乐队,在排营西村等其他村也零星有几支小型乐队,疫情以前,每个月都在文昌宫开展一场演出,观众很多,大家都很喜欢。现在一共整理收录了《小开门》《元始》等60多首洞经音乐作品,大家平时也经常聚在一起练习演奏。

同时,大营镇将洞经音乐与白族大本曲相结合,组织非遗传承人创作了《脱贫致富感党恩》《十九届六中全会传佳音》等作品,并在全镇范围内广泛传唱,展示非遗文化新魅力的同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的声音,引领各民族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现年77岁的袁希杰是大营镇洞经音乐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致力于洞经音乐表演、培训和当地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已有五十余载,曾多次参加省州组织的非遗文化展演活动。“我们要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让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艺术瑰宝永放光彩。现在洞经音乐被越来越多人喜爱,我们乐队里也加入了几个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为洞经音乐传承与保护注入了新动力,我相信这门古老的艺术一定能永远流传下去。”袁希杰充满希望地说道。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