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办文件

宾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宾川县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 宾川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0日
  • 来源:宾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有关部门

    《宾川县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319

(此件公开发布)

宾川县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2330号)、《云南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2360号)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加强全县中医药工作,切实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服务。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资源集成、人才兴医、人民满意,加大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统筹力量集中解决中医药振兴发展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统筹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为健康宾川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总体目标。2025年,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优化,中医药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西医协同发展更加深入,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在健康宾川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1.建设目标。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进一步凸显县中医医院全县中医龙头作用,推动县中医医院提质达标。到2025年,县中医医院达到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00%社区卫生服务站9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2.建设任务。一是加强县中医医院建设,以创建三级中医医院为契机,稳步推进新区建设项目暨滇西中医康养园建设项目,实施好县中医医院医教综合楼建设项目、县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将妇科、脑病科建成省级重点专科,妇科、脑病科、心血管科建成特色专科,建强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实施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到2025年,县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二是加强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试点医院建设,提升中医药科室高水平设备配置,不断满足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业务需要,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建设。三是加强县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妇女儿童中医治疗、保健、康复、美容等特色优势。四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力争完成金牛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内涵建设,宾居镇中心卫生院和乔甸镇卫生院中医馆、康复科(室)建设项目。五是推进名医堂建设,支持名医团队引领建设名医堂,支持县、乡医疗机构建设名医馆,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药健康服务。

3.配套措施。一是按照“扬优强弱补短”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协同配合,推动全县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国家和省级项目建设储备库,加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支持力度。三是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不断强化县中医医院的功能定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四是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院补偿机制,落实中医药服务价格、医保支付倾斜政策,在医疗机构的中药制剂和中医技术应用等方面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

4.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县发展改革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县市场监管局

(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建设目标。县级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县中医医院顺利完成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建设目标任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并力争绩效考核进入全省前列;力争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到35%以上。

2.建设任务。一是加强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设省级中医重点专科5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3个,州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做优做强我县中医效果明显的骨伤、脾胃、肛肠、针灸康复、推拿、脑病、妇科等专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做优做强中医传统优势专科专病,逐步形成可推广的中医特色诊疗方案。二是提升中医应急救治能力,加强县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肺病科建设完成县中医医院急诊急救建设项目三是提升中医特色康复能力,加强县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将县中医医院建成全县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康复示范基地。四是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开展老年病及相关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加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完成老年病科建设项目五是切实加强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建设,大力支持县中医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工作进行一体管理,推动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长效机制,每年新增推广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县培训每年不少于70人次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按照中医药技术规范开展6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5%的村卫生室能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6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3.配套措施。一是统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落实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探索形成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政策体系。二是进一步健全中西医协同参与疫病和急危重症处置机制,确保中医药深度介入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三是积极推进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探索创新。四是加强中医药统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医院信息化人才培养。

4.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医保局、县民政局、县统计局

三、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

(一)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创新建设

1.设目标。建立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和协同体系,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水平

2.建设任务。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方针,加强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试点医院建设,提升中医药科室高水平设备配置,如诊疗设备、辅助设施等,不断满足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业务需要,实施省、州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医院中西医结合相关制度,并逐步形成“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

3.配套措施。一是落实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措施,将中西医结合纳入综合医院相关工作中。二是落实国家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政策措施,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协同团队。

4.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同建设

1.建设目标。中西医协同更加高效,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救治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2.建设任务。一是积极参与州级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二是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聚焦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遴选1-2个重大疑难病种开展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探索总结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升重大疑难疾病救治水平。

3.配套措施。制定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围绕解决重大疑难疾病治疗难点,整合资源、协同攻关,创新诊疗模式。

4.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工业信息和科技

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

(一)人才平台建设计划

1.建设目标。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用好国家、省、州级并建设县级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到0.62人。

2.建设任务。一是强化学历教育,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大理大学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等院校对接,为中医医疗机构在职人员学历提升搭建平台不断提升全县中医药人才队伍学历层次和整体结构。二是加强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县中医医院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强化终身学习制度,持续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三是做实师承教育,依托各级名中医和名老中医药专家等资源,继续建好2个省级、4个州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同时新建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落实好中医师承工作相关制度。

3.配套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级实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二是严格按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评估指标》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加强县中医医院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管理,不断健全制度,提高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首考通过率和助培结业首考通过率。三是严格执行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做实师承教育。

4.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县教育体育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计划

1.建设目标。中医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骨干人才、基层人才、“西学中”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

2.建设任务。一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各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遴选申报,争取培养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12名。二是强化骨干人才培养。争取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项目,遴选培养3名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三是壮大基层人才队伍,培训不少于10名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持续做好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争取建设一批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一批实用型基层骨干人才。四是实施“西学中”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

3.配套措施。一是积极做好不同层次人才项目的申报工作,保障培养对象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二是根据“苍洱霞光”人才、名医专项、“白州名中医”等评选及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适时开展评选工作;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名中医评选制度,规范名中医评选工作。三是落实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政策,积极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四是积极组织西医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培训。

4.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教育体育局

五、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工程

(一)建设目标。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科研体系,不断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

(二)建设任务。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积极争取参加“云南省中医药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和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院联合基金会,加强横向纵向合作,不断拓宽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加强中药制剂研发。支持县中医医院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方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研发一批安全有效、创新性强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三是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临床方案研究、中医药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循证研究及评价研究。四是加强中药健康产品研发利用,研发药食同源的各类药膳、药酒、药茶、健康饮品、保健食品等营养健康产品,推广运用针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食养指南。

(三)配套措施。一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落实岗位管理、人才聘用、职称晋升等激励机制。二是发挥中医医疗机构在古籍保护和现代化应用方面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中医药古籍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四)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科协

六、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

(一)中药材质量提升

1.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中药材质量。

2.建设任务。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3.配套措施。一是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结合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开展中药专项检查,持续加大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抽检力度,持续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加强农贸市场中药材销售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销售中药饮片行为以及非法销售毒性中药材行为,依法处置违法违规企业。二是强化有机产品认证,积极支持中药材种植企业申报有机产品认证,加强中药材有机产品认证有效性监督抽查。三是加强中药材种植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四是加强我县中药材产业品牌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鼓励相关企业积极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五是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开展检验技术、质量标准、中药材种植及开发利用、民族药、相关产业发展等有关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鲜切药材质量评估、检验监测服务和相关技术培训。

4.牵头部门县市场监管局;责任部门: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科协、县投资促进局。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

1.建设目标。依托鸡足山镇“灵山药谷”,平川镇、钟英乡“百里云药长廊”,拉乌乡“峨溪药园”建设,把宾川打造成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到2025年,全县建成2个“定制药园”,中药材发展达3万亩,总产量1.46万吨(含美洲大蠊),产值达2.33亿元以上。

2.建设任务。种植以云南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为重点,以滇重楼、红花、玄参、附子、续断、白芨、金银花等为主要发展品种,大力发展中药材“林下种植”、“野生抚育种植”、“原生态天然种植”,养殖以发展美洲大蠊为主。实施资源保护、良种推广、基地提升、加工升级、主体培育、科技创新、质量保障、品牌培育、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工程,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壮大中药材产业。

3.配套措施。在宾居镇、大营镇、鸡足山镇、平川镇、钟英乡和拉乌乡等适宜区域发展道地优势大宗药材,配套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中药饮片加工基地,打造区域公用知名品牌。在金牛镇、大营镇等交通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及仓储物流中心。

4.牵头部门县农业农村局;责任部门:县林草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科协  

七、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一)建设目标。中医药文化科普和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二)建设任务。一是支持县中医医院建设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建设若干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二是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辖区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三是支持组建中医药文化宣传专家组培养一支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四是加强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知识宣传,大力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五是加快推进全县中医文旅、康养、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等项目建设。

()配套措施。一是县域内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挖掘研究,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二是统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中医文旅、康养、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建设项目的实施。

(四)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局。

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建设工程

(一)建设目标。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服务效能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建设任务。聚焦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管理体系创新和人才发展,积极申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落实国家和省州医保局的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探索形成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改政策体系,总结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配套措施。积极申报项目并推进落实。

(四)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医保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市场监管局。

九、保障措施

(一)强化项目实施。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纳入宾川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工作任务细化政策措施,全力推动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县、乡各医疗项目单位要强化主体责任,精心实施项目。

(二)做好资金保障。县级财政部门要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振兴发展,政府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医疗卫生领域州级与县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形成合理投入机制。加强项目统筹规划和预算申报管理,优先保障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避免资金安排分散重复。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加强监测评估。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州卫生健康委制定评估方案,重大工程实施动态监测和评估,强化全周期监测,增强评估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评估结果应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四)强化宣传解读。县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的宣传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增强公众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认同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对中医药的认可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政策解读:《宾川县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