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宾川县新冠肺炎疫情社区、村(组)、小区防控指南(试行)

  • 宾川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6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切实做好社区、村(组)、小区防控工作是当前防控工作重点,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科学周密举措。为进一步做好全县社区、村(组)、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和蔓延,特制定本防控指南。

一、工作目标

生命重于泰山。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属地管理、联防联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充分准备、快速反应的原则。通过全面落实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的社区、村(组)、小区联防联控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转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健全社区、村(组)、小区新冠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新机制。

二、设卡管理指南

(一)工作原则。社区、村(组)、小区设卡管理工作在各乡镇党委、政府和部分县级部门领导下结合实际实施区域管理。社区、村(组)、小区按照严管输入、阻断传播,有序防控、共同参与原则,形成乡镇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组、小组干部包户的挂包责任制,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各项措施。社区、村(组)、小区内的人员聚集场所暂时关闭,可能引起人员聚集的活动一律取消,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二)卡位设置。社区、村(组)要在进村路口设置检查点,小区设置固定出入口,小区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可采取关闭大门、设置警戒线、设置通行杆等方式,通道封闭处要张贴或悬挂告示并指明通行通道路线,不具备封闭条件的应临时性围合,实行24小时值守。

(三)人员配备。社区、村(组)、小区出入卡点原则上应配备不低于2—3人,按照1人记录、1—2人测温询问进行分工。工作量较大的点位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人员配置,避免出现人员聚集或拥堵。

各乡镇社区、村(组)可统筹辖区内帮扶干部、党员同志、人民群众等力量做好重点区域的防控管理。

县城片区有物业管理和新建的小区由县住建局牵头,督促物业、安保单位抽调专人负责防控管理。县城片区没有物业的14个老旧小区按照县指挥部的安排,由对应的14家县级单位负责防控管理。县城内各机关单位的小区由各机关单位安排专人负责防控管理。其他无主小区、南北片区安置小区、出租屋、自建房等由金牛镇负责防控管理。

(四)防护设备。出入卡点均应配备额温仪、相关登记簿、签字笔、医用酒精或含酒精免洗洗手液。县级各部门、各乡镇及各挂包单位要积极筹措物资进行保障。

(五)上岗要求。工作人员应接受疫情防疫知识、消杀操作、正确洗手、正确佩戴口罩、额温仪操作及自我防护等培训后方可上岗。每日上岗前测量体温,超过37.3℃不得上岗,并立即就医,近期往返疫区及有接触史的工作人员不得上岗。

(六)物资保障。社区、村(组)、小区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移动配送等方式,为村(居)民提供菜蔬购买便利,保障村(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尽量规避人员聚集。社区、村(组)、小区在履行正常登记职责后,要为其进出社区、村(组)、小区提供便利。

三、人员及车辆管理指南

(一)实行出入证管理。各乡镇负责为社区、村(组),住建部门负责为小区常住人员制发居民临时通行证,倡导村民、业主减少外出,必要时配合政府部门限制其外出。出入证实行一户一证管理,不得借用、混用,每户每两天可派1名相对固定的身体素质好、抵抗力较强的家庭成员凭证外出采购生活用品;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须每天出入的,须由用工单位出具证明。其他从事保障民生生产经营工作的,由社区、村(组)、小区出具证明,凭证出入。  

(二)核实进出人员身份。通过“四核实一辨别”(核实身份证件信息、核实车辆信息、核实居住信息、工作单位信息以及社区、村(组)干部辨别等方式),识别非本社区、村(组)、小区人员及车辆。对本社区、村(组)、小区的人员,应及时告诫其正确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不得进入,使用云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做好进出信息登记,做到凡进必登;限制非本社区、村(组)、小区人员及车辆进入(包括快递员、外卖员等),对快递、外卖等配送的物品,应送至指定存放区域进行临时存放,实行无接触配送,通知村民、业主自行领取并做好入户消毒。对确需进入的外来人员,进行一测六问(测体温,问哪里人、哪里来、干什么、近期有无离开宾川、有无湖北等重点疫区经历、有无接触湖北人员等),并持本人有效证件登记。

(三)外来人员管理。凡来自或途经湖北等重点地区的人员,自抵宾川之日起,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观察。凡进入宾川县的省外人员(不含湖北籍),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及社区、村(组)、小区报告,按要求严格进行14天居家隔离观察。企业要根据《宾川县关于做好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重点工程领域复工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复工复产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房屋出租者必须要求来自省外的租客近期不得返回,一律暂停对省外人员的租房业务。对于居家留观人员,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进行双线包保,在住所门口显著位置张贴留观标识,明确三内容(居家留观的起止时间、包保责任人、举报联系电话)。

(四)特殊人群照护。发现发热或疑似病人,迅速向社区、村(组)、小区报告相关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配合社区、村(组)、小区做好应急隔离,协助做好隔离人员的照护。主动与残疾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或其他有特殊需求的村民、住户进行沟通,了解特殊群体的需求和困难,对有重病患者的特殊家庭,协助家庭成员建立物资药品专人配送机制,及时向社区、村(组)、小区和有关部门报告,协助老弱病残特殊群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健康信息管理。社区、村(组)、小区要逐户开展健康信息登记,完成人口健康信息采集,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及时跟踪掌握辖区村民、住户的健康状况,体温超过37.3°C、有感冒生病症状等重点人员,按规定及流程进行处理并报告。对所有入县、返县人员实行个人健康状况申报,如实填报《个人健康申报表》。

四、到户到人防控指南

(一)到户防控

1.正确认识疫情。各家各户要及时关注官方新闻媒体及社区、村(组)、小区通知通告,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动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不乱丢垃圾。每日在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应及时向社区、村(组)、小区报告并根据情况统一安排就医。

2.筹集必要物品。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筹集必要的食物、生活用品、居家消毒用品、防护器具和常用药品。紧急情况可向社区、村(组)领导和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等寻求帮助。

3.加强户内防护

减少外界接触。尽量避免走村串门、走亲访友、办理客事、客人来访,农事活动立足自己完成。有咨询、建议、投诉、报修等物业服务需求,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进行适度的室内运动,养成良好饮食作息习惯,提高身体免疫力。

加强室内通风。加大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建议停止使用户式中央空调,封闭内循环风口,或者每周对进风口、出风口、冷凝水积水盘、过滤网进行清洗消毒。

加强清洁消毒。加大室内清扫保洁力度,每日清除厨卫垃圾,尽量减少垃圾桶使用数量,扔垃圾前应密封垃圾袋并消毒。建议每日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或有效含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对垃圾桶进行消毒至少2次。对采买的农用物资建议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保持水封有效。保持卫生间、管井、厨房及其他部位用于地面排水点的地漏水封完好,每日适当注水使其不干涸。便器、洗手盆、拖布池、厨房洗菜盆每日至少放水1次,防止小区楼栋内交叉感染。

4.做好临时应急隔离。家庭成员有发热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在户内做好临时应急隔离,并向社区、村(组)、小区报告。隔离人员应安置在通风良好、具有独立卫浴条件的房间单独居住,看护人员与隔离人员均应佩戴口罩,其他人员尽量少与被隔离人员接触。

(二)到人防控

1.到医院、农贸市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必须戴口罩,与他人交谈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2.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勤洗手,准备食物前、中、后和用餐前,戴口罩前,摘口罩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外出回来后,均要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乙醇的手消毒剂洗手,洗手前避免接触眼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用厢式电梯,避免过度疲劳等。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3.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不接触、购买和宰杀野生动物。

4.毛巾采用一人ー巾一用原则,使用后悬挂于通风干燥处。

5.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加盖垃圾桶里,每天清理,清理时扎紧塑料袋口,再投放到分类垃圾桶里。

6.若有发热、咳嗽、乏力等呼吸道症状,并且近期有与野生动物或发热咳嗽病人接触史,要戴上医用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

7.社区、村(组)、小区工作人员在开展摸排及健康监测工作时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当社区、村(组)、小区出现可疑病例需要协助送诊和出现确诊病例需要协助专业人员开展终末消毒等情况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和乳胶手套。对人群较为密集公共场所开展指导的工作人员,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穿工作服进行防护,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个人防护。

(三)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使用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五、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指南

(一)注意个人防护。在岗期间必须佩戴口罩,建议穿工作服、佩戴橡胶(塑料)手套,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建议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个人防护。工作人员与测温、问询对象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二)加强手卫生。要随时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做到勤洗手。

(三)留意身体状况。在岗期间注意身体状况,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按规定前往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

六、内部卫生管理指南(社区、村组、小区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一)加强公共区域消杀

1.社区、村(组)的巷道、公共活动场所、集贸市场、小卖铺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议每日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消杀次数不少于1次。

2.小区出入口、楼栋单元门口、楼栋大堂、楼梯间、走廊、停车场、保洁工具房应保持良好通风,建议每日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1—2次。对无病例的区域,保洁工具建议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浸泡后晾干,发生病例的区域用有效含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

3.电梯轿厢。建议每日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2—4次,电梯按键及扶手建议每日用浓度75%的医用酒精或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2—4次,无机械通风的电梯轿厢,每次消毒后建议至少开敞5分钟,并在电梯内张贴消毒记录表。出入门开关把手、可视对讲按键等高频次接触设施设备,建议每日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或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2—4次。

4.公共卫生间。保持卫生间良好通风,建议每日对卫生间全面冲洗至少1次,随时保洁,逐一排查确认卫生器具排水是否有水封。建议每日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全面喷洒消毒2次,喷药量为200—300mL/平方米,建议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消毒液对门把手、水阀等部位进行擦拭,对地面、蹲位等进行湿拖,并对清洁工具进行浸泡消毒。

5.垃圾容器。果皮箱、垃圾桶等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建议每日清理、收集垃圾至少2次,生活垃圾量大的应即满即清,定期清洗消毒。所有垃圾收集容器(含果皮箱、垃圾桶、垃圾池等)及周边2米范围内的地面,建议每日用有效含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至少2次。

(二)废弃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各社区、村(组)、小区要在各乡镇、住建部门的指导下,设置废弃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专用收集容器,收集容器应内设塑料袋,避免垃圾与容器直接接触。废弃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垃圾要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实行日产日清。

(三)发生病例区域管理。如社区、村(组)、小区出现疑似隔离或确诊病例,应协助疾控部门对病人活动区域和所在楼栋加大消毒液的剂量和消毒频次,对病人和密切接触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与防护品废弃物进行重点消毒,防止病毒的二次传播,可将每日消毒情况向村民、业主进行公示。

七、宣传发动指南

(一)宣传渠道。电话、短信、微信(业主群、公众号、朋友圈)、公告栏、宣传栏、电子宣传屏幕、横幅等。

(二)宣传内容。宣传测温规范、正确佩戴口罩、消毒喷洒作业规范等要求;普及新冠肺炎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居家防护知识、心理疏导知识等;及时向村民、业主通报防控要求,发动群众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帮助村民、业主使用低接触形式购置日常生活物资。

本指南适用于社区、村(组)、小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职责,督促指导社区、村(组)、小区落实本工作指南,企业或项目单位集中住宿区参照本指南执行。各社区、村(组)、小区可依据本指南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工作指南。



                                                                                               宾川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20年2月16日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